平遥百万奖金给了北电导演小成本《喀斯特》!
抛开书本记者在“平遥之夜”当天下午带着看完《喀斯特》的感悟、困惑找到杨穗益导演。请他向我们讲述《喀斯特》这部电影中细腻且动人的美学系统以及他将摄影机对准着的这片土地与他的连结。
采访/文字/编辑/:王晨宇
排版:玉米、落米糕
视频剪辑:谢文锭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导演简介
采访正文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您能和大家聊一聊片名吗?因为相信观众在平遥选择看这部电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片名。
A
杨穗益:
这个影片名字叫《喀斯特》,其实喀斯特是地理学的一个名词,它讲得就是关于独特的地貌结构的一个概括的名称。这个影片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外景的地理空间,是喀斯特独有的特征。所以我讲述的人群刚好是生活其中的人。当然我选择用这个片名的原因就是我想去讲述这个地貌的形成,但如果单去做一个关于地理的描述或展现的话,它更多可能变成一个科教片或者是一个纪录片,并不是一个剧情片。
如果我去讲述一个地区,那么我就会去关注这里面的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我想找到一个联系或者所谓隐喻上的关系,如果只是讲述地理空间的成因可能并不是那么吸引人。所以我需要去把视角对准生活在其中的人群和他们的经历。所以我选择叫《喀斯特》。如果了解这个地貌的观众就可能会知道喀斯特最显著的就是钟乳石,而它的形成原因是被石灰水侵蚀,被破坏的一种地貌结果。
我关注到的这群人,也有类似的特征:他们生活中不如意、面对各自的困难、有着自己的挣扎和烦恼。但他们给人的印象非常积极、非常乐观、非常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一个状态。人物及背后所发生的事情和钟乳石形成的原因达成一个互文关系,这就是起这个片名的原因。
电影《喀斯特》剧照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文的形成其实跟整体的水土土壤都脱不开关系,那为什么您选择了生活流题材进行拍摄?
A
杨穗益:
因为首先这是关于我的故乡,需要尊重的事实就是我的感受。当然我的感受就只能代表我自己,没办法去代表那片水土的人。所以这样去讲述一个方式取决于我的身份和视角,也就是如何去讲述这部影片,如何去呈现这个人群。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出发点,也是很值得被尊重的态度。因为它符合我个人的记忆,也是符合大多数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的记忆。因为农村的时间流逝是有别于城市的,它首先是缓慢的,是有诗意的,也有重复性的。
今天跟明天没有太多区别。同样的环境下,今年的现在跟明年的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在城市中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到的这个街区或者是商场,可能明天或后天他就拆迁变化了。在我的记忆中的农家生活很难用快节奏的方式及习惯去去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所以《喀斯特》我选择了生活流这样的方式去讲述。
电影《喀斯特》剧照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电影的整体美学和影像系统是在创作之初就确定的吗?
A
杨穗益:
影像系统其实是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本身空间的置景,然后另一个方面就是调度的问题。因为实际情况就是一个小体量的电影,影片很难有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搭建一个新的空间。更多的我们选择有实景、有现成的空间去拍摄,但大部分的实景就是主场景还有故事发生的地方。所以我们在主场景的附近去寻找了符合那个场景气质以及年代质感的场所。
所以它整体在视觉方面它是一个很古朴的、有生活痕迹的,甚至是有一些老旧。它可能看起来脏兮兮的,可能不太美观,但这就是生活。因为《喀斯特》并不是广告,并不在棚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可控,包括一些在拍摄过程中进行的光线变化。现场什么样,我们就捕获成什么样。至于一些物品,当然也是进行挑选,但大部分都是在现有的东西来进行空间上的配置。
当时在影像层面上,我们最开始是在剧本之初就确定了一种风格,大部分就是一个场景,一到两个镜头,没有过多的分切。这种考虑方式也是基于观察,我对于那段时间的回忆,就像影片的摄影机一样,静静地找到一个位置,然后去听当时的人们怎么生活。而不是说一回想起某个记忆点的话,就有很丰富的调度,其实这不符合我的记忆。
当然丰富的调度和转换可能会拥抱更多的观众去感受这个故事,因为不闷。但我们的创作比较明确,这样会造成一个阻碍就是《喀斯特》会挑选一部分观众,因为做这种极端风格的尝试,那么你势必会流失一部分观影品味不同的观众。所以这也是大部分的独立电影、文艺片它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既然选择风格化、所谓的作者化,那么你的受众群体他势必就会相对窄一些,你需要做的就找到这部分观众。所以这样的视觉风格,就是基于实际和我们后期甚至在前期就已经笃定的创作方式。
电影《喀斯特》剧照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为什么选择将中年妇女作为观众看这部电影的视点?
A
杨穗益:
这是一个大女主的影片,同时通过这个女主的线索跟行动路径去引出这个村庄,以及她接触的不同人群,同时去反映整个地貌或者是喀斯特地区这些人。关于这个年龄段的设计,因为在她身上发生的事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承载。首先需要明确,这是需要时间的,必须是中年或者向上年龄段的群体。
倘若过于年轻,那你想讲述或承载的关于时代或者政策所留下的痕迹势必不会让你信服。同样这样的选择也是基于我对那一片土地的观察,农村里年轻人比较少,我们很多人都是被家里的长辈,奶奶、外婆带大,基于经验或者是回望某一个时期,首先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个角色。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我们留意到电影中有很多素人演员,想问问导演在拍摄的时候是如何让他们的情感自由流露的?
A
杨穗益:
首先影片是全方言的语言表现模式,在选择演员的范围内就已经很局限了,而且一定要是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其次就是他一定要会说贵州方言,其实哪怕在职业演员范畴当中的选择也有限。因为成本制作的限制,我们在当地去进行选角工作,通过朋友的接触联系到了一个当地的戏曲协会,是一群退休的叔叔阿姨们,他们非常热爱表演,热爱戏剧。我们进行了一些沟通,发现大家对表演非常热情,于是就达成一致了。他们不像文工团气质比较单一化,相反这些民间的没有太多约束的组织能够提供更多不一样的表演气质。
首先是年龄分层比较丰富,脸庞也有不同的气质。因为我是新人导演,他们也是非职业演员,所以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我相信很多跟非职业演员合作的导演都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如何让他们对摄影机放下警惕。看似一个比较简单的需求其实对他们来说很难,因为大家会畏惧。表演和台词很多指令叠在一起就会让他更紧张。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磨状态,磨到恰到好处。
电影《喀斯特》剧照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这次和单佐龙老师的合作之间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可以和观众们聊聊吗?
A
杨穗益:
其实我跟制片人的合作并不是在拍摄过程中,是在杀青之后的一些工作。虽然我们在拍摄之前也会有沟通和交流,也有针对剧本层面,剪辑层面的探讨。佐龙跟大多数的青年导演都会有合作,也帮助了很多新导演完成他们第一部的片子。对于我而言,他是一个非常有电影信念的制片人,亦师亦友。
其实在当今的环境下,愿意做这种小体量的文艺片的成熟的制片人其实不多,但他们参与项目的原因就是对于电影本身的相信跟热爱。整体合作是非常愉快的,无关体量,无关大小,是关注于电影本身,这是很难得宝贵的一份素养。
电影《喀斯特》剧照
Q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之后会考虑纪录片拍摄的尝试吗?
A
杨穗益:
目前来说,短期内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当然并不是说不创作就不关注,我是一个非常爱看纪录片的观众,然后我觉得在纪录片中有时候能发现出很多在剧情片中很难去复刻的瞬间。因为纪录片是非常直接的,它不需要你去设计更多的情节上的编织,它不需要你去考虑更多吸引眼球的一些视觉段落。
纪录片本身就带有一种区别于剧情片的一种属性。当然很直观的事实。活生生的面庞摆在你眼前的时候,再高级的处理也没有意义。
往期阅读